青年教师成长攻略
* 来源 : 中国魔方培训教育网 * 作者 : admin * 发表时间 : 2009-11-09 * 浏览 : 66
一 、勤学
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,必须勤于学习。学习过程就是吸取的过程、积淀的过程。一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,二要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。通过不断地学习,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,提高理论水平、业务水平,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,要认真阅读有关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、报刊杂志。对于教育教学理论,既要阅读、学习,更要多加研究,从中汲取营养,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。在学习、研究时,一定要做好笔记,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,笔记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反复利用、钻研。
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对自己教学工作同样有很大帮助,因此要注意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。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个:一是听课,二是当面请教。青年教师要坚持听课,听同科教师的课,也听不同科教师的课。每次听课,都要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,注意研究教师的每一个细节,用什么方式吸引学生,怎样调动学生,怎样引导学生,又是如何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的,等等。还要认真做好记录,力争把每位教师的经验都吸收过来,为己所用。在不断听课、请教中,对一些教育教学问题产生了自己的想法,这些想法再经过不断地思考、丰富,就可能成为自己的教学经验。
二、勤思
“学而不思则罔。”无论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,还是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,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思考,看这些理论、经验是否适合自己,怎样与自己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;同时,更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,总结经验,找到不足,并找到改进的办法。思考出来的一些想法要及时整理下来,写在笔记本上,这些想法就是以后研究的材料。
“多想出智慧。”思考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也是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、提高的过程,对于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具有促进作用。所以,日常学习、工作中,我们一定要勤于思考,勤于总结、归纳自己的新的想法、新的见解,这样既能改进教育教学,也促进自身发展。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,去伪存真,去粗取精,探索规律,其乐无穷。
三、勤写
脑子里有了一些想法就要写下来,有时可能是只言片语,有时可能是长篇大论,无论字数多少,都要认真地写下来。可以写在笔记本上,也可以写在教学日记中,还可以写在书页上;不要怕浪费笔墨,不要怕浪费纸张,不要怕语言罗嗦,不要怕别人笑话写得不精美,一定要勇敢地写下来。把自己的想法、见解写下来,在以后的工作、学习中再不断修正、完善和充实,为积累经验作准备。
青年教师要勤于练笔,多写些教学随笔、教学日记、教学感悟以及教学论文,这对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。勤写,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深化,原有的一些零碎的、散乱的、初步的心得、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、充实,使其更趋条理性、逻辑性。
勤写又能促进学习和思考。因为要写,脑子里就应有可写的东西,需要了解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,需要准备资料、素材,所以就要认真学习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他人的优秀经验,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,要把以前想到的比较零碎、不太成熟的东西进行整理。其实,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、思考的过程,更是提升的过程。
四、勤研
平时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,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地向其他教师请教,并积极参与讨论。经常和别人交流的人,思想格外活跃,思路格外敏捷,常常能从别人发言中捕捉最有价值的材料。学识和见解需要互相启发,问题和疑难需要互相探讨,兴趣和事业心需要互相激励。在讨论交流中,大家互相交流思想,互通有无,共享成果,互补知识,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。在学习、反思、总结之后,要进行必要的实践与研究。把学到的理论和平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挂上钩,能科学地解释它、说明它,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衔接。如果能把学到的理论和更多、更普遍、更深刻的问题衔接在一起,这个理论才算学活了,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发展,有所创新。